適馬是我們最熟悉的副廠鏡頭出品者之一,也是一家有著各種奇特“光環”的光學品牌,適馬黑科技、適馬大炮、移動健身房、“焊馬”等稱呼尚且不足以完整描述它在攝影愛好者心中的印象。對于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人而言,選擇一款副廠鏡頭往往意味著有限的預算需要我們在不同屬性之間作出權衡,而“器材黨”這條攝影萌新更容易走上的路促使我們優先著眼于畫質屬性,而不是實際上手體驗前虛無縹緲的便攜性。光圈大就是好、“刀銳奶化”就是強,在這種思路的指引下,不少愛好者選擇了適馬,而筆者就選擇了這支適馬Art 40mm F1.4 DG HSM。
心路歷程
對于一直用著入門級全畫幅微單索尼A7M2的筆者而言,入手一支新鏡頭并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有一些規劃。首先考慮的是現有28-70mm套頭的表現不佳,認為自己至少需要一支大光圈的定焦人像鏡頭,一支類似套頭焦段但恒定光圈的高素質掛機頭,以及一支能夠支持一些長焦拍攝需求的鏡頭。
綜合未來換機身的可能性,筆者初步確定了三支目標鏡頭,分別是索尼55mm F1.8 ZA,這支常見的定焦掛機頭是許多E卡口用戶的入門之選;騰龍28-75mm F2.8或索尼24-105mm F4,這兩支鏡頭都是優秀且價位近似的變焦掛機頭,它們之間的競爭取決于大一些的光圈or豐富一點的焦段;最后是索尼70-200mm F4,這支小三元鏡頭與A7M2的推出時間相近,屬于同一個時代的“老將”。有人可能會問:騰龍近兩年推出的70-180mm F2.8它不香嗎?筆者也了解過它,并且看到在愛好者的交流圈中這支鏡頭的評價不錯,奈何索尼原廠鏡頭的內變焦吸引力實在太大,在難以觸及GM鏡頭的當下,同樣作為G鏡頭的F4也是不錯的選擇。
可以發現在筆者最初的考慮中,同樣作為主流副廠的適馬連影子都沒有,這倒不是因為存在什么偏見,而是單純的不了解。相比于人們對索尼GM鏡頭性能和價格的津津樂道,騰龍高性價比大三元鏡頭的普及程度,適馬的存在感屬實不高,即使它甚至擁有自己的相機產品線。
不過,就在一邊日復一日的糾結一邊存預算的過程中,筆者開始了解到適馬Art系列,尤其是這支設計理念來自電影鏡頭,被評價為超越Art系列的40mm F1.4 DG HSM。巧合的是,前段時間適馬官方開啟了一波優惠活動,筆者以一個比較驚喜的價格入手了這支鏡頭。
“超重”大炮
什么叫“設計理念來自電影鏡頭”?以筆者的理解,可能指的是將重量和便攜性統統拋到腦后,單純追求最佳的光學素質,畢竟電影攝像可能不需要自己拿鏡頭。初次上手時,這支鏡頭有些過于龐大的體型還是帶來了相當震撼的觀感,這一方面源于與焦距的反差:這只是一支40mm定焦鏡頭,如果蓋住鏡身上的銘文,路人可能會以為這是一支200mm以上的長焦鏡頭;另一方面則是它與略顯單薄的A7M2機身的對比,包括接在同事的A7C上進行對比,除了小馬拉大車可能沒有更恰當的形容。
重量方面,則可以引用一下其它用戶的評價:接在正兒八經的全幅單反(例如佳能5D4)上都顯得有些頭重腳輕。16片12組的鏡片加之鏡身和其它部件帶來了1.2Kg的自重,甚至超過了一些大三元鏡頭。在筆者一個下午的掃街體驗中經歷了左手倒右手再倒回左手的多次循環,結果是雙手手腕都有些酸痛,“健身器材”名不虛傳。重心位置偏前使筆者不免擔憂相機卡口的承受能力,此外也為三腳架的使用帶來了不便:它需要一個可靠的鏡身腳架環,但適馬沒有在包裝內標配,這一點算是減分項。
“刀銳奶化”
40mm F1.4 1/8000s ISO 100
許多人會說,“刀銳奶化”不算一個褒義詞,尤其是在它與“毒德大學”并列使用的時候,評價一個人的出片時如果用上這樣的詞,潛臺詞基本就是“你的器材不錯,別的都不怎么樣”。但前者用來評價器材本身,筆者認為是合理的,尤其對于F1.4這樣的大光圈而言,焦平面外的虛化能力肯定有(是不是像“奶油一般化開”另說),而焦內夠不夠“銳利”就成為了影響畫質的重要因素。
就這支40mm F1.4 而言,它的焦距本身不算長,約40cm的最短對焦距離也不算近,因此難有長定焦大光圈鏡頭夢幻般的背景虛化效果,于是銳度成為了它主要追求的光學素質。我們可以參考設備租賃網站lensrentals對這支鏡頭進行測試并給出的MTF圖,并假裝能看懂它:
簡單來說,MTF圖的橫坐標相當于拍攝圖像上某一點距離中心的距離,也就是中心or邊緣,縱坐標則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對比度或者調制度云云,我們只需要知道它越接近1,代表圖像越銳。而圖中不同顏色的線條則是測試中拍攝不同密度的光柵時的結果,我們一般參考10線對/毫米(lp/mm)的結果。
從結果來看,即使在光圈開滿F1.4的條件下,這支鏡頭也很銳。而我們更多時候會將光圈縮小一些到F2、F2.8、F5.6等進行拍攝,筆者仔細查看掃街樣張時甚至覺得相機的分辨率(A7M2為6000*4000 也就是2400萬像素)限制了適馬Art 40mm F1.4的發揮。以下是一些拍攝樣張,部分經過調色與裁剪處理,且上傳經過壓縮。
40mm F1.4 1/3200s ISO 80
40mm F1.4 1/2500s ISO 80
40mm F5.6 1/400s ISO 80
40mm F1.4 1/3200s ISO 100
40mm F1.4 1/400s ISO 100
總評
在本文結束前,我們列舉一下這支適馬Art 40mm F1.4 DG HSM的優缺點,一段時間的體驗下來老實說缺點比優點更多,但對筆者而言的影響程度略有不同,有時一個優點足以抵消多個缺點,一些缺點也可以靠各種方式盡量彌補,我們這里分別用加號和減號的數量表示程度。
優點:
1.大光圈、高畫質+++
2.價格超值++
3.40mm焦距比較獨特+
缺點:
1.又大又重、重心偏前,可能需要自行加裝支架環--
2.表面容易沾指紋,變焦環面積很大,可能需要貼膜保護--
3.無防抖-
4.對焦略慢-
5.標準焦段相比廣角風景與長焦遠攝對構圖的要求更高-
作為筆者入手的第一支副廠鏡頭,適馬Art 40mm F1.4 DG HSM還是帶來了相當深刻的印象,它既能符合筆者換鏡頭的初衷——高畫質,也有著自己難伺候的一面,能夠幫助筆者鍛煉身體和構圖水平。1.2Kg的重量會不會讓它成為“掃街勸退者”?讀者們可以敬請期待。筆者目前采取了“扔包裝以明志”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自斷了后路,在可見的未來,它將會繼續陪伴我在玩攝影的不歸路上繼續前行。
推薦閱讀